导读
本报告基于2025年7月银行业线上公开舆情数据,从行业发展状况、舆情态势、机构/品牌舆情表现、重点舆情话题及事件等维度,对本月银行业网络舆情进行追踪和解读,以期为银行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报告说明
1、报告为行业监测月报,于每月中上旬持续发布
2、数据源:艾普思舆情大数据监测系统
3、采集时间:2025/7/1-7/31
报告摘要
一、2025年7月银行业发展简报
-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透视上半年金融数据
- 《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将于
8月1日起施行
-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7月1日起全面执行征信服务新收费标准
二、2025年7月银行业舆情态势
- 行业舆情声量/情感分布
- 行业舆情声量来源/媒介分布
- 行业舆情典型报道
三、2025年7月银行机构/品牌舆情关注度
- 银行机构类型舆情关注度
-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舆情关注度TOP5
- 股份制商业银行舆情关注度TOP5
- 城市商业银行舆情关注度TOP5
四、2025年7月银行业重点舆情话题
- 非敏感舆情话题
- 敏感舆情话题
五、2025年7月银行业重点舆情事件
- 事件一:储户35万存款被银行“清零”
- 事件二:银行职员诈骗近亿元打赏主播6千万
图表
图1 2025年7月银行行业舆情声量走势图
图2 2025年7月银行行业舆情情感分布
图3 2025年7月银行行业舆情总量媒介分布
图4 2025年7月银行行业敏感舆情媒介分布
图5 2025年7月银行行业舆情典型新闻报道
图6 2025年7月银行机构类型舆情关注度
图7 2025年7月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舆情关注度TOP5
图8 2025年7月股份制商业银行舆情关注度TOP5
图9 2025年7月城市商业银行舆情关注度TOP5
图10 2025年7月银行行业重点非敏感话题
图11 2025年7月银行行业重点敏感话题
图12 “储户35万存款被银行‘清零’”事件舆情声量走势图
图13 “储户35万存款被银行‘清零’”舆情事件热搜话题
图14 “储户35万存款被银行‘清零’”舆情事件典型报道
图15 “银行职员诈骗近亿元打赏主播6千万”事件舆情声量走势图
图16 “银行职员诈骗近亿元打赏主播6千万”舆情事件热搜话题
图17 “银行职员诈骗近亿元打赏主播6千万”舆情事件典型报道
报告涉及重点银行
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报告节选
2025年7月银行业发展简报
1、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透视上半年金融数据
7月14日,上半年我国融统计数据出炉。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介绍,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5月份出台实施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环境。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已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各金融机构加快推动意见落地见效,全力做好金融服务消费工作,为提振和扩大消费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来源:新华社)
2、《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将于8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从8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从业机构开展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从业机构是指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
根据办法,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从业机构应当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来源:新华网)
3、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7月1日起全面执行征信服务新收费标准
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公众号消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展价格〔2025〕668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征信服务新收费标准。
一、机构查询收费标准。商业银行等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每份9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每份1元。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营银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内贸险承保机构等11类金融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收费标准每份4.5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收费标准每份0.5元。上述各类机构中,同一用户30天内多次查询同一企业信用报告的,按查询1份企业信用报告收费;1天内多次查询同一个人信用报告的,按查询1次个人信用报告收费。
二、个人查询收费标准。个人柜台查询自身信用报告,每年前2次免费,自第3次起的收费标准为每次5元。个人通过互联网查询自身信用报告免费。
三、登记服务收费标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收费标准每件每年15元,变更登记、异议登记收费标准每件每次5元,查询登记信息免费。(来源:光明网)
2025年7月银行业舆情态势
行业舆情声量/情感分布
艾普思舆情大数据监测系统显示,7月,涉及银行业的舆情声量为5,841,752篇次,环比上升4.20%(6月舆情声量为5,606,282篇次),日均声量达194,725篇次。声量高峰主要出现在7月11日(声量231,983篇次),主要受“多家银行火速撤下养老贷”“网曝多家银行迟迟未发放年终奖”等相关信息影响。
图1:2025年7月银行行业舆情声量走势图
从月度舆情声量峰值来看,声量波动涉及金融产品、银行效益等热点话题。
7月,系统监测到与银行业高度相关的敏感舆情声量1,507,619篇次,敏感率为25.81%,较上月增多2.53%(6月敏感率为23.28%),涉及话题“银行职员诈骗近亿元打赏主播6千万”“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姜壹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分行原行长张雪松被‘双开’”等。
图2:2025年7月银行行业舆情情感分布
行业舆情声量来源/媒介分布
7月,银行业舆情声量来源中,占比最高的媒介为APP,达53.62%,舆情声量为3,132,242篇次;其次为微信,舆情声量达875,804篇次,占比14.99%;排名第三的是微博,舆情声量达711,218篇次,占比12.17%;其他媒介中,短视频、新闻、网页等媒介的总占比达19.21%,舆情声量为1,122,488篇次。
图3:2025年7月银行行业舆情总量媒介分布
7月,银行业敏感舆情声量来源中,占比最高的媒介为APP,达60.16%,舆情声量为907,015篇次;其次为微博,舆情声量达243,605篇次,占比16.16%;排名第三的为新闻,舆情声量为125,796篇次,占比8.34%;第四为微信,舆情声量为111,616篇次,占比7.40%;其他媒介中,短视频、网页、论坛等媒介的总占比达7.93%,舆情声量为119,587篇次。
图4:2025年7月银行行业敏感舆情媒介分布
行业舆情典型报道
7月,银行业舆情典型报道有《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透视上半年金融数据》《<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将于8月1日起施行》《<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央行征信中心:7月1日起执行征信服务新收费标准》《央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报道量排名前十的信息为:
图5:2025年7月银行行业舆情典型新闻报道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普思咨询:2025年7月银行业舆情监测报告》(共15页,4,77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