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成都13岁男孩猥亵事件引关注,未成年犯罪与保护再惹争议

舆情报告

03-30 09:09

    2021年3月20日,四川成都一小区未成年人被猥亵的相关信息在网上流传。据网传监控视频显示,一男孩先后将两名女童推倒并压在身下,疑有不雅动作。该事件经网络曝光后,引发舆论一片哗然。3月22日晚,@成都金牛公安 发布通报称,警方已依法开展调查,并传唤13岁涉事人至公安机关接受询问。因涉事人只有13岁,围绕未成年人犯罪与保护的相关话题也引发了众网友的围观与讨论。


一、舆情传播趋势



    3月20日,小区业主群中有业主开始爆料称,小区内多名女童疑似被一男孩猥亵。网传监控视频显示,一男孩先后将两名女童推倒并压在身下,疑有不雅动作。有业主称,现场还有两个小孩跑掉,并将此事告诉了小区保安。


    3月22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向接受媒体采访称,确实有相关事件发生,警方已介入调查,事件开始在网络平台发酵。3月22日晚,@成都金牛公安 通报称,警方已依法开展调查,并传唤13岁涉事人石某某至公安机关接受询问。警方通报表示,为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身心健康,请广大网友不要传播该案件的图片、视频等相关信息,避免给当事人及当事人家庭带来二次伤害。@微视角传播等自媒体博主发布博文,对事件有着较为详尽的描述。随后@四川手机报、@乐山全知道等知名博主争相转发报道,舆情开始发酵。


    3月23日,@程逸风(认证信息为娱乐博主,粉丝108,099)于22日晚发布一篇关于小男孩猥亵事件的详述微博在23日晨引发广泛关注。舆情爆发,事件热度骤然上升。关于事件当事人信息被大量曝出,警方、家属等相继回应,多家官方媒体持续跟进报道。


    3月24日,因后续处理结果未曾通报,舆情热度逐渐趋于消退。


二、舆论观点分析

    因犯罪群体及受害群体的特殊性,舆论场讨论异常激烈,有群体极化倾向。批判的同时又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争议主要在于对小男孩的处理意见不一。此外,因处理结果的未知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众对事件的探讨和猎奇心理。


    舆论总体呈一边倒趋势,对小男孩及小男孩的家庭进行批判的舆论占绝大多数,夹杂着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批判和反思,并就未成年人保护、性教育、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一)媒体与自媒体观点


 1、客观报道男孩猥亵幼童事件


    ——新京报《成都警方通报13岁男孩猥亵事件:已传唤涉事男孩接受询问》


    ——《成都一13岁男孩疑猥亵幼童,报警人:希望孩子能安心下楼玩》澎湃新闻


2、家庭教育、性教育不容忽视


    13岁,正处在青春期,对身边一切都感到好奇,懵懵懂懂,作为孩子家长,要正确引导、教育孩子,生活中和孩子多多交流,注意孩子思想层次上的转变,发现孩子有不正确的想法时要及时制止。——视野新闻周刊《成都13岁男孩疑猥亵多名幼童,目前已知的有6位,警方已传唤涉事者》


    从前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太轻了,一些家长过度忽视,没有把遵守法律是活于社会中最重要的前提讲给孩子。在孩子幼小时期,我们应该为孩子树立法律的意识,培养孩子从小遵纪守法。特别是当孩子进入初中阶段,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时常呈现不平衡状态,这个时候学校、家庭更应重视法律法规的教育,规范化社会行为方式的引导。——网易号《成都13岁男孩猥亵女童:孩子的法律教育和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性教育缺失带来的伤害,并没有因为我们避而不谈而消失。只有及时进行性教育,遇到危险时,孩子才能拥有坚固的保护层。父母应该适时给孩子教育指引,教孩子建立正确的性认知。父母在性教育上偷懒,为其买单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千万别让性侵害成为孩子的第一次性教育。——百家号-法制视界《13岁男孩猥亵多名女童:别让性侵害,成为孩子的第一次性教育》


3、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量刑的探讨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甚至实施恶性犯罪的报道不绝于耳,以至于《刑法修正案(十一)》都不得不作出回应,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


    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们到底怎么了?在这种背景下,当今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也显得颇为沉重且棘手。笔者对于教育问题不敢妄加评论,仅从刑法的角度对本案稍作分析。
——《13岁男孩被指猥亵多名幼童,应该被判刑吗?》山东中公法考教育


4、希望当地政府能拿出解决方案


    男孩石某某回家后,涉事小区很多业主对其“猥亵”女童事件表示担忧。该小区一名业主对警方和社区的回复表示不满,“虽然这孩子是未成年,但是他确实有过多次不正常的行为,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管理力度,给业主们一个答复。”——百家号-大象客户端《成都疑猥亵女童的男孩回家后业主担忧,父亲称将把他送往特殊教育学校》


(二)网民观点




    1、对未成年人猥亵行为的严厉批判和处理结果的探讨


    @正经婶儿:13岁男孩猥亵小区多名女童:他还是个孩子,千万别放过他


    @有赖平台:7幼童遭13岁男孩猥亵,猥亵儿童会受到什么处罚?


    2、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追问


    @藏狐眼眯:受害人不分男女,不要觉得自己家是儿子就不去关心。大家应该考虑的是未成年犯罪,怎么预防,他是因为什么做出这种行为,是家庭还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还是先天犯罪人?而不是因为他未成年,放过他


    @羽燃歌:我严重怀疑这是跟家人学的,希望能查一下他家人,特别是他爹!网上虽然乱,但十来岁的小孩想找那么多资源可不容易,而且看它手法之娴熟,大概率家里有人炼铜


    3、对警方、物业封闭式处理的不满


    @我于是决定早睡早起身体好:我只看到那个猥琐男被抓的时候还很嚣张的样子,警察和物业也解散了业主群


    @春风春雨-:小女孩第一时间去告诉保安,保安只说让她回去???


    4、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担忧


    @是你扒拉:十三岁就有这种思想了,能不能进行监管阿,以后出社会了还不造成更大危害?


    @追剧的吃瓜萝莉:恶魔不应该因为年龄小就被姑息,批评管教的力度太小,他们得不到惩罚是不会长记性的。


三、高频词汇分析



    对此次事件报道及评论的信息提取中发现,教育、13、放过、惩罚、保安、犯罪、猥亵等词提及率较高,这些词与事件主体关联度较高,也与媒体报道的方向以及网民关注的方向一致,均指向了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犯罪的处理与惩罚、相关组织的态度等等。
    

四、舆情总结


    此次舆情属于典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引发的舆情事件。此类舆情具有发酵时间短、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由于网络曝光率的提高,公众对此类事件的反应也存在明显的关注度集中、热度集中等表现,案件经过短暂、热烈的讨论后,很快被其他社会热点事件所替换。这一特征反映在舆情走势上,即呈现波段较短、波峰尖锐的倒V型走势图。


    在该舆情事件中,舆论讨论话题呈现出较强的同质化特征,负面情绪凸显。在原因分析上,舆论多从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角度进行讨论;对于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上,舆论从学校教育管教、政法机关处置结果等方面表达批评之意。如何完善法律法规、如何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方面,舆论关注点在降低刑事责任人年龄、加强监护人法律责任、加强社会监督的义务上,同时也有观点提出引入专业的风险、心理评估机制,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等。


    此外,我们观察到在该舆情中,政法机关在事件传播后,第一时间发布通报,称已依法开展调查,并呼吁网民不要传播该案件相关信息。这符合此类舆情处置的以积极姿态应对舆情,主动发声,有效阻断舆论发酵空间的处置方式。同时,从媒体报道角度来看,有效地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向了“如何预防”“如何避免”上,保持了事件报道的客观性,也体现了媒体舆论监督和议程设置的积极作用。


    虽然,对于事件发生后的舆情处置和追责固然重要,但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相关惩治、矫正、保护、教育的关系更为重要,这需要社会多部门协作,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治理模式,才能真正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

 

艾普思咨询

为您量身打造专业高效的线上品牌声誉管理一站式解决方案!

电话

028-61397612

QQ

531599657

邮箱

service@ipscg.com

资源下载

请填写以下信息,完成填写后进入下载页面
*称呼:

请填写

*公司:

请填写

*手机:

请正确填写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

请填写

验证码错误

邮箱:
所属行业:
放弃下载
我们尊重并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在未征得您许可的情况下,不会将以上信息对外披露或向第三方提供。
放弃下载
下载全部(0B)
艾普思微信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联系后台管理员

取消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手机默认浏览器打开链接

复制链接
028-6139-7612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
返回顶部